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付鼎臣)文明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力量。今年以來,湘潭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把爭創省級文明標兵單位作為不斷提高機關文明程度、工作績效和整體形象的重要抓手,堅持“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將創建工作融入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促進人大各項履職工作不斷上臺階。
夯實基礎 全面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作為省級文明單位,市人大常委會文明創建工作早已滲透在日常工作點滴。在文明創建過程中,對標“四個機關”新要求,牢牢恪守“堅持政治忠誠、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依法履職、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廉潔從政”的工作原則,用心用力用情抓好機關自身建設。
“學習”是常態。市人大常委會將創建省文明標兵單位作為一項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增強素質、營造氛圍、展示風貌的重要工作。通過組織各類學習研討宣講活動,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道德講堂、“全民閱讀”、蓮城人大講堂等培育文明風尚系列活動。通過“大學習”,拓展大視野、練就大格局、涵養大情懷,強化大擔當。
“制度”是保障。市人大常委會不斷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需要,修訂完善了原有49項工作制度,新增常委會黨組議事規則、人大代表活動室制度、重點工作部署督辦臺賬制度等17個,編印《湘潭市人大工作制度匯編》。創建省級文明標兵單位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印發了工作方案,壓實責任,突出重點,督促對標對表抓好落實。
“環境”是載體。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加強了辦公環境建設,面貌煥然一新,辦公場所干凈整潔,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干部職工工作更舒心,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與此同時,積極號召機關人員自覺節約用水、用電,規范公務用車,切實降低辦公成本,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大興厲行節約之風。
全員參與 不斷延伸創建工作觸角
撿拾垃圾、清理“牛皮癬”、規范非機動車停放、開展文明勸導……就在前不久,市人大常委會的機關干部來到聯點的岳塘區五里堆街道江濱社區,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傳遞文明新風,服務基層群眾。
從2017年4月起,江濱社區成為市人大常委會的聯點共建社區。社區創建工作基礎較差、困難不少,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積極采取措施、攻堅克難,干部職工全員參與,全力以赴幫助社區完成各項創文工作任務。與此同時,在聯點路段上,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志愿者也會準時出現,耐心開展文明勸導,熱情提供便民服務。
市人大常委會還充分發揮人大代表這支隊伍的作用,為文明創建工作加油添彩。機關內外,全員出動,共同參與,共繪文明風景線。
廣大代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取意見和建議,通過提出高質量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等履職通道助推創文。《關于掃清無障礙設施障礙,建設無障礙環境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建議》《關于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快城管科技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建議》等,對湘潭市文明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督促相關承辦單位辦理,為湘潭市文明創建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引導各代表小組圍繞城市管理、深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工作開展小組活動和專題調研;組織五級代表開展“代表接待日活動”,聽取群眾呼聲,收集群眾意見,老舊小區改造、城區交通擁堵、市容環境治理、安全隱患整治等一大批“急難愁盼”問題得以推動、解決。
依法履職 主動融入全市創建大局
市人大常委會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高質量完成好人大機關承擔的各方面任務的同時,通過創建省文明標兵單位,主動扛起政治責任,落實市委決策部署要求,融入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大局。
從湘潭市首部地方性法規《湘潭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到《湘潭市歷史建筑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湘潭市城市綠化條例》《湘潭市愛國衛生條例》《湘潭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再到即將出臺的《湘潭市平安建設條例》,市人大常委會緊扣市委決策部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立法為創文“護航”的同時,市人大常委會還通過依法行使監督權,助力文明創建深入開展。今年以來,開展了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執法檢查、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審議意見落實情況調研、既有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督查、全市落實“雙減”工作情況調研視察、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立法調研等工作,均有力支持了全市文明創建工作。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體干部職工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打好創建省級文明標兵單位攻堅戰,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助推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審:李林俊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李林俊
來源:湖南法治報